广州家装圈的天翻乐股,塌了。
53岁的靓家居创始人,从高楼一跃而下,留下10亿债务、1000多个讨薪的员工、2000多户烂尾的装修房——这个2001年靠家装起家,巅峰时开160家店、服务55万人的枭雄,最终被大环境和资金链勒断了气。
网友看着空荡荡的门店骂:\"他倒是一了百了,可那些交了几十万装修款的业主咋办?跟着跳楼吗?这哪是破产,是把老板跑路玩成了升级版,连命都赔进去,却没给任何人一个交代。\"
曾育周的发家史,曾是广州老板的励志模板。
2001年开店,2008年搞\"整装服务\",把装修从\"游击队\"变成\"正规军\",巅峰时门店比奶茶店还密集——这哪是做生意,是把\"扩张\"当饭吃,却忘了家装行业的钱,从来不是那么好赚的。
有同行爆料:\"他2022年还喊着要开到200家店,可那会儿现金流早就出问题了,付款周期从18天拖到半年,供应商都快被逼疯了,这哪是扩张,是抱着炸弹往前冲。\"
最讽刺的是 \"停业通知比业主还突然\"。员工说\"前一天还在开会,第二天就通知关门\";业主更懵,交了一半装修款,回头发现工地停工,门店锁门 —— 这哪是破产,是把 \"卷款跑路\" 包装成 \"破产清算\"。
有业主拿着合同骂:\"合同上写着延期赔偿,现在人都没了,找谁赔?他搞整装服务时吹得天花乱坠,现在看来翻乐股,整的不是家装,是业主的钱包。\"
合作方的 \"血泪账\",比装修图纸还乱。分包经理说 \"欠了18万工资\",老乡们\"三四十万被拖\",供应商的材料款更是石沉大海——这哪是欠款,是把合作伙伴当成了\"提款机\",先赊账再赖账,最后用命一了百了。
有包工头苦笑:\"我们农民工讨薪还能堵门,现在老板没了,门都堵不了,只能拿着欠条哭,这世道,老实人最吃亏。\"
曾育周的\"口碑\",碎得比装修垃圾还彻底。生前被称为\"家装领军人物\",死后被骂 \"不负责任\"——这哪是人设崩塌,是把\"老板\"的体面踩在脚下。
有前员工透露:\"他去年还在台上讲诚信经营,台下却在催财务再拖拖供应商的款,这种双面人生,怕是早就把自己逼疯了。\"
他的\"决绝\",最对不起的是讨生活的人。1000多员工等着工资交房租、还房贷,2000多业主等着新房结婚、落户,300多供应商等着回款发工资 ——这哪是解脱,是把烂摊子甩给最无辜的人。
网友算得清楚:\"10亿债务,平均到每个人头上,员工少则几万,业主多则几十万,他一跳了之,这些人的日子咋过?\"
更扎心的是\"破产清算走形式\"。公司没固定资产,总部、门店、仓库全是租的,所谓清算不过是 \"把空气分给债权人\"—— 这哪是破产,是早就挖好了坑,等着所有人跳。
有律师骂:\"从付款周期拉长那天起,他就该知道会有这么一天,却不想着止损,反而继续扩张,这不是经营不善,是把大家的钱当成了赌注,输了就跳楼,太自私。\"
靓家居的倒下,不是个案是警钟。这几年家装行业一片哀嚎,材料涨价、人工成本上升、房地产低迷,不少公司都在\"延期付款-拖欠工资-关门跑路\"的恶性循环里打转——这哪是大环境的错,是老板们把\"杠杆\"玩成了\"上吊绳\"。
有业内人叹:\"都想做大做强,却忘了家装是重资产行业,现金流一断,就像多米诺骨牌,倒得比谁都快。\"
最该反思的,是\"老板的责任\"。曾育周如果早一点止损,少开几家店,或许能保住基本盘;如果早一点坦诚,跟员工、业主、供应商商量,或许能找到出路——可他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。
网友说得狠:\"当老板不能只想着风光,不想着担责,既然敢开公司,就得有扛事的勇气,跳楼是最没种的做法。\"
说到底,靓家居的悲剧,是无数中小企业的缩影。大环境不好不是借口,经营不善不是理由,把责任推给所有人,最后用命逃避,才是最让人不齿的。
希望那些还在硬撑的老板们看看:员工要的是踏实,业主要的是放心,供应商要的是诚信,这些比开多少家店、赚多少钱都重要。而那些被欠薪、被烂尾的人们,也别放弃维权。哪怕希望渺茫,也要让后来者知道:做生意,得讲良心,不然,就算爬到再高的楼,也会摔得粉身碎骨。
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